曾浩 官方网站

http://zenghao.zxart.cn/

曾浩

曾浩

粉丝:599875

作品总数:1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1963年生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198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8年至今工作生活于北京。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环顾”曾浩个展

 展览前言 曹维君


  平易的性格,朴实的笑容再加上作品中所饱含的离奇而细腻的情感,让我们了解了曾浩的一个侧面。 另一个侧面是他的莫测寡言,这使他积蓄了更多的能量在作品中去挥洒,尽管很含蓄,但是充满力量。在这个展览里,曾浩仍然沿着他貌似荒诞不经的思路观察着自己的生活,和大家分享着各种一起能看到的感受。正如展览的标题“环顾”一样,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再把他们串起来,观众自然能尝到他的语言所传达的个中滋味。曾浩在这个展览中锁定的一个课题是利用画廊空间与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来表达一种对这个物理意义上的小空间和社会大空间的再认识,并非想去颠覆什么,而是以现有的情形作为进行一次更好的 理解的基础,譬如,两个层面的空间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就像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现之间有趣的关系一样,或许这就是曾浩想为大家沏的一杯茶。


  经过近三十年的艺术创作经验的积累,曾浩走出了他熟悉的画布上的二维空间,开始探索更大的空间能带来的欢愉。如何去理解物理空间提供的各种可能成为他富有连续性的思考与艺术再现过程中新的课题。这次在沪申画廊举办的曾浩的第一个装置展中,整件作品的三个部分首先从不同的角度向观众讲述了作者对这个空间物理意义上的理解;其后,在此基础上令观众得以进一步深思的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阐述的观念与这个物理空间及周边环境的文化层面上的关系,即,为什么这件作品要在这里?针对性在那里,是什么?第三,曾浩其实更加善意地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休憩/冥想所用的空间――这是一个不大而且幽暗的屋子,让人不知所终;也可能是一个可以望到七层顶楼的中庭,带着一种慌乱而世俗的升腾感,去感受一种更加不知所终的境界。


 一.卫生纸形状的装置


  曾浩在这个通体白色、4米长,2米高,近2米30宽的装置作品中以随意又凌乱的手法描绘了某一天世界各地的新闻,呈现给观众一个粗线条的视觉版本。新闻永远都在一如既往地发生,久而久之,颇有几分日常所用的卫生纸一般平凡。卫生纸私秘的功用与附着在上边的见怪不怪的新闻产生的新的关系值得玩味。


 二. 二合一的空间――室内的绿地与外滩三号周边的外景


  1观众按照空间的顺序欣赏了卫生纸的装置作品后,依次会进入整个展厅的第二道门。


  尔后会发现这是一个较为黑暗的一个空间。其中可以看到这件作品的两个部分,地板上的绿地,或曰微型的人造花园以及由十四个投影装置反映出的外滩三号大楼四周的景象。这是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景象。所以耐人寻味是因为外滩三号这幢建筑物周边近距离拍摄的景象分别通过七扇真的和七扇仿制的窗户在与真窗户对应的位置上真切地反映出来。四周的风景实际上只有一面对于观众来说是较为容易识别的,也就是临江的那一边的风景。因为有船只在江面上的穿梭,才不致让观众困惑,知道这不是一桢静止的画面;大楼其他三面外边的景物如果没有飞鸟或蚊蝇的在镜头前的飞来飞去,以及光线的变化,恐怕观众只能把它当作一张照片来理解了。曾浩在静与动,真与假,虚幻与现实间营造着可爱的氛围,让观众去自由地感受,去认识曾浩展示的第二手现实。布满这个空间的绿地、小树和花在这个空间地板的中央构成了一个人造的植被景观。录像投射到窗户上,让我们足不出户就看到了外面真实的风景;那么,它又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真实呢?我们带着这样的惶惑和疑问很快会意识到自己被曾浩所做的临时绿色地带环绕、包围,在昏暗的灯光下接受各种显见的信号。人们会觉得这些图像景致间的关系十分的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这与被封闭起来的展览空间以外的真实景致其实是完全一样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非常突兀及荒诞,虽然看上去很美。


  三. 回到人造的“自然”


  这是一个位于画廊的中庭的空间,被艺术家完全用假墙封闭起来,只有一道很窄的门可以通过去。在视觉和物理空间利用上和另外两件作品毫无关系,因为这里什么都没有。这个空间内的灯光和色调相对温和,既不像卫生纸装置作品的空间和作品的主体显得那么宽敞明亮,也不像录像和草地作品所在空间的那种昏暗幽玄的气氛。 观众会在中庭得到相对适度和容


  易被接受的感觉,尽管这里什么也没有。观众能在这里感觉到一种“自然”,并很可能在仰望中庭上方天井的时候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曾浩在这里和大家开了一个玩笑,就像医生在测试一个人的痛欲点一样。换言之,什么样的视觉经验会令观众感到“难受”?什么又让观众感到“舒服”?通常的理解是,“自然”的景象、情绪会使人感到舒服;相反,不自然的事物、视觉感受则令人不舒服。然而,如何对艺术家所关心的几个概念,如“自然”,“视觉上的舒适”,“真实”和“位置的差异”等进行清晰的界定,进而为了共识和共鸣与观众一起互动沟通就是曾浩在他的展览里想要的交流。


  曾浩在这个展览里把他在绘画中思考的问题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对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家对他平面视觉王国中的碎片的一次整理。在这个由平面向立体空间的突围过程中,曾浩以更大的力度去凸显他长期以来关心的问题,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时时让人麻木的问题,比如一个普通人与生存空间和日益恶化的环境关系的问题。在创作手法上,绘画于曾浩来说是他天才般地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景象和元素无情地拉直扯平,每一个从生活中以写实手法截取的片段被艺术家随意地安置在画布的各个角落;又正是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看似相互间毫无关联的片段被曾浩变魔术似的捆绑、摆布在真的空间里继续讲述他心中的故事。

abortion clinics in indianapolis west-bot.com abortion personal stories